引导案例

22.1. 引导案例#

Example 22.1 (女士品茶)

在 20 世纪初期,英国人在午后会吃下午茶。在下午茶中,奶茶是一种常见的饮品。简单来说,奶茶是由茶和奶混合而成的。某位女士声称,她能够品尝得出这杯奶茶是先加奶,还是先加茶。前者记为“MT”,后者记为“TM”。为了确定这位女士的确具有这种“分辨能力”,R. A. Fisher 在这个问题中提出了一种实验方案:他请侍者制作了 10 杯奶茶,可能是 MT,也可能是 TM,请这位女士进行品尝,并让女士对每一杯奶茶进行甄别。令 \(X\) 表示该女士甄别正确的数量。如何度量出女士是否具有真实的分辨能力? 这里, \(X\) 可以看作一个二项分布 \(b(10,p)\) 随机变量,用 \(p\) 来度量这位女士是否具有分辨能力。考虑一下两种情况:

  • 如果女士没有甄别能力,甄别正确和甄别错误时等可能的,那么 \(p=0.5\)

  • 如果女士有甄别能力,当然她仍可能犯错,那么 \(0.5<p\leq 1\)

如果女士在 10 杯的判断中都甄别正确,那么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

\[ P(X= 10)= p^{10}. \]

如何来看待这个概率值?

  • 解释一:这个女士是无这种能力的, 则 \(p=0.5\) 。但 \(P(X=10) = {0.5}^{10} = (1024)^{-1} \approx 0.001\) ,说明:这位女士今天超常发挥。

  • 解释二:这个女士是有这种能力的,则 \(0.5<p\leq1\) 。这个情况下, \(P(X=10) = p^{10}\) ,说明:这个女士今天是正常发挥。

对于这两种解释,我们通常认为:无法否决解释一,但更倾向于接受解释二。这是因为解释一出现的概率太小了。

Remark

假设检验的根本思想是:在任何假设下,小概率事件通常是不可能发生的;一旦这个小概率事件发生,则所提出的假设不应该被接受。